平和大押除收押金、銀、珠寶、古玩字畫和日用品衣物外,還兼營機器、原料、貨物等押放業(yè)務。
平和大押前廳
“東當鋪,西當鋪,東西當鋪當東西!”非常經典的半副對聯,說的正是與市民百姓息息相關的一種商業(yè)形態(tài)。在白云區(qū)均禾街,有一座被譽為“廣州最豪華當鋪”的碉樓式建筑——平和大押。近日,記者走訪了這座古老的當鋪,采訪生活在周邊的老人,了解舊當鋪背后的故事。
據大洋網報道,近日,記者來到白云區(qū)均禾街的石馬村,一過均和墟牌坊,便遠遠看到一棟碉樓狀建筑,這就是平和大押了。
在廣州眾多舊當鋪中,平和大押為何敢稱“最豪華”?白云區(qū)文遺辦負責人江協(xié)楷介紹說,平和大押建筑由前廳、庫樓、南北側院組成,占地面積1003.38平方米,樓高六層26.62米。前廳為傳統(tǒng)建筑,面闊三間深兩進,建筑占地面積260平方米,為營業(yè)大廳;庫樓建造成碉樓狀,面闊三間深三進,建筑占地面積208平方米,樓高六層26.62米,是儲存典當物品的庫樓。
記者了解到,1928年,由在上海開店做生意的石馬村人袁梓文與幾名鄉(xiāng)紳富商投入3萬兩白銀,合股興建“平和押”,僅青磚就使用了18萬塊。此外,從典當業(yè)務范圍上來看,平和大押除收押金、銀、珠寶、古玩字畫和日用品衣物外,還兼營機器、原料、貨物等押放業(yè)務。
據當地老人介紹,新中國成立后,平和大押收歸國有,1952年,庫樓作為糧油購銷站使用。后來,隨著糧簿糧票等票證退出歷史舞臺,平和大押又被空置起來。2003年,在廣州市開展第四次文物普查時被發(fā)現,從而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。2011年,白云區(qū)投資近1000萬元對平和大押舊址、均和墟歷史街區(qū)進行保護修繕,并辟為白云區(qū)民俗文化博物館,于2012年正式對外免費開放。
記者獲悉,開館近5年來,平和大押迎來了來自中國、俄羅斯、韓國、新西蘭、美國以及非洲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游客超過6萬人次。除了普通游客,平和大押還接待了很多典當人。“現在,全國各地典當行業(yè)經營者、行業(yè)大佬都紛紛前來探訪,平和大押保存之完整、建筑之精美,令他們折服。”白云區(qū)文遺辦負責人告訴記者。
建筑:再現舊時典當情景 四根跨柱直通屋頂
白云區(qū)民俗文化博物館按照平和大押原有的前廳、后樓結構格局進行布置展示。近日,前廳以復原舊時典當場景為主,輔以介紹中國典當歷史概況、平和大押的人和事。后樓復原2~6層閣樓,首層主要展示白云區(qū)代表性歷史建筑微縮景觀。
前廳
記者穿過古舊的趟櫳門,踏進前廳,一塊印有“平和押”字眼的遮羞板映入眼簾!暗洚敳⒎枪獠实氖,不宜讓人從外面直接看到里面的具體情況,也有設置玄關的意義,故有遮羞板的存在!卑自茀^(qū)文遺辦人員告訴記者。
繞過遮羞板,記者看到的是前臺典當物品的情景,柜臺一般都是居高臨下的,帶有一種神秘性,避免外面的人看到里面的情景。柜臺上設木柵或鐵枝屏蔽,僅留兩三小窗辦質押業(yè)務。眼前的一組銅人雕塑再現了典當情景,一個村民手捧包裹,遞向柜臺,柜臺上兩名柜臺先生則是一臉故作無所謂的推脫狀,一名典當完的村民滿懷喜悅地拿回自己典當的寶貝。這一當一贖,講述了人生百態(tài)。
往里走,看到了平和大押會客廳復原的會客情景。“這里主要是用于掌柜會見貴賓談生意的地方,是我們俗稱的貴賓室(VIP),一般大當可以不用到柜臺那邊,可以直接進到這里和老板討價還價!痹撊藛T說。
此外,平和大押還復原了當年老板的臥室場景以及賬房先生臥室場景,場景布置很逼真。“坐在中間的老板,是根據1929年老板黃家鼎的相片制作的人像!
后樓
走到前廳盡頭,經過一條離地3米、長約2米的石板吊橋,就通往后進碉樓庫房。該人員稱,現在的水泥天橋是后來修改的,過去是一座隨時起落的吊橋。據悉,平時將吊橋收起,自家人需要時隨時將橋面放下,主要用作防守。
記者看到,在庫房入口處有一個地窖入口,如今用玻璃罩住,地窖主要用來存放金銀財寶,深3.15米,有24.8立方米大。往里走,庫房內還有一口小水井,揭開井蓋,依然可看到清澈井水,該水井是為防火,以備不時之需。
在庫房內,記者還看到,四根粗壯的跨柱,高高聳立直通屋頂,支撐起整個庫樓的頂部及兩側闊樓的負重,每層閣樓都還吊著不少麻袋,蔚為壯觀。據介紹,當年當物多是用麻袋裝起來,用吊鉤存放,可以防潮濕防鼠蟻。
結構
江協(xié)楷表示,典當建筑大多采用軍事堡壘建筑的堅固特點,而這些典當建筑的樓頂基本上都是平臺風格,但平和大押的樓頂,卻搭建了一個四坡頂瓦面,在國內同類建筑中獨一無二。據悉,剛建好時,這個坡面建筑是平頂的,落成后為了加強頂層的防水功能,又加蓋了這個屋頂。如今在四坡頂瓦面遮擋下的天臺“口”字形厚墻頂,還放置了大小不一的99塊麻石,一旦遇到劫匪圍攻庫樓,即可推下石塊,給劫匪致命打擊。
記者看到,碉樓庫樓四壁設有狹長窗口108個,規(guī)格一樣,寬0.40米、高0.65米。小窗除作采光之用,其實主要用來瞭望和射擊之用。
登上庫房第6層,記者看到屋頂四個角位各設有外凸圓柱形鋼筋水泥結構瞭望塔,塔高1.75米,進口處寬0.57米,深度剛好容納一個人。每個瞭望塔面向3個方向開出3個又高又窄的窗口,上方還有一個270度觀察臺,這也是目前廣東唯一發(fā)現有獨特角位的瞭望口。
此外,碉樓庫房頂部還設有水池,一是防火備用,二是一旦遇到庫樓被圍困時,可解決樓內人員飲水之需。
趣聞:
“平和押”大招牌
成當地天然鐘表
江協(xié)楷表示,在五行八作、三百六十行中,典當行業(yè)的招幌別具一格,屬獨行專有。其用意是引起路人的關注,以招徠生意。
他表示,平和大押塑在墻上紅底黑字的“平和押”大招牌,就特別醒目,據當地老人回憶,以前周圍沒有高樓的時候,“平和押”招牌就像一個導航標一樣,幾里外就可以看到了,一看到這三個大字,就知道均和墟到了。由于大押坐東朝西,正面這三個字還是一個天然的鐘表,旁邊種田的農民,一看到“平和押”三個字的外框被太陽照到有陰影,就知道該回家吃午飯了。
小資料
平和大押建于1928年,至今已有89年歷史,由均禾當地幾名鄉(xiāng)紳富商出資合股興建,耗費白銀3萬兩,使用青磚18萬塊,是目前廣東省發(fā)現保存最完整、規(guī)模最大的一座舊當鋪。白云區(qū)文遺辦人員告訴記者,大押原叫“平和押”,因其建筑的宏偉與在同類建筑中獨一無二,人們便多加了一個“大”字,習慣稱之為“平和大押”。